分析:鸭绿江大桥与中朝关系
中国和朝鲜签署协议,建立一座新鸭绿江大桥,受到外界的高度关注。
据信这座大桥将连接辽宁省丹东市新开发区浪头和朝鲜新义州南侧的龙川。
桥长总长将为20.4公里,宽33米,并是具有双向4车道的吊桥。
其实,丹东境内已经建有两座连接中朝两国的鸭绿江大桥,分别建于1909年和1937年。
其中,1909年所建的大桥在朝鲜战争中被美军炸断,已经不能使用,现在用于旅游景点。
而1937年的大桥仍在使用,那么为什么又要建立一座新的鸭绿江大桥呢?
美国文博大学政治系教授于滨在接受BBC中文网采访时认为建桥首先表明中朝双方都有这个需求,并且也说明中朝关系向前推进一步。同时它也是近来双方一系列经济合作中的一环。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查道炯教授则说实际上中朝就建桥的问题至少商讨了10年。但朝鲜过去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反反复复。
转变态度
与此同时,也有报道说朝鲜还向中国开放丹东附近的两个小岛作为自贸区。
中朝关系在经历了去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朝之后的低谷之后,近期似乎又有回暖。
去年中国总理温家宝访朝,而据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说今年二月中央对外联络部长王家瑞访朝时敲定了向朝鲜投资100亿美元的规模。
那么是什么促使朝鲜方面态度的转变呢?于滨认为这首先是经济方面的原因。
他说首先朝鲜最近实施货币改革的失败,造成社会矛盾尖锐,使朝鲜有求于中国。
其次,要从战略背景来考虑。尽管国际上一直在努力恢复旨在解决朝鲜核危机的六方会谈,但却止步不前。同时朝鲜也担心美韩对它的态度,因此朝方有意加强与中方的关系。
中方立场
对中国来说,它与朝鲜的关系是复杂和微妙的。于滨认为作为中国的邻国,朝鲜的稳定直接关系到中国。
同时,朝鲜经济开放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也会起到刺激作用。因此,在各种考量中经济利益还是占首位的。
当然,朝鲜的核武隐患对地区的稳定构成威胁,因此保持朝鲜政治稳定也至关重要。
在这一点上查道炯教授也持同样的看法。
他表示朝鲜是中国的邻居。这一点无法改变,因此无论怎样都必须要与朝鲜打交道。
同时,他说如果朝鲜国内的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给中国社会造成直接的冲击,例如朝鲜的经济难民问题等。
他认为,只有帮助朝鲜发展,才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
推动六方会谈?
但至于中朝两国的经济合作以及朝鲜经济的发展反过来是否能够对六方会谈起到促进作用这个问题,两位学者似乎存在不同的看法。
于滨认为,一个稳定的、经济发展的朝鲜除了对中、朝以及该地区都有好处之外,它无疑会起到一些推动作用。
同时它也使中国在六方会谈的谈判桌上有更多的牌可打。
但查道炯则认为中国对朝鲜的大力援助和中朝之间的经济合作,对改变朝鲜核武以及其政治立场几乎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他说朝鲜可以一手接援助,一手坚持核武的立场。这一点非常有可能。
纯属商业行为?
有记者还就此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提问说此举是否会违反联合国制裁朝鲜的决议。
秦刚表示这些项目完全属于中朝之间的正常经贸往来,并说不能混淆联合国制裁与中朝正常的经贸往来与合作。
对此,于滨表示秦刚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主要是武器方面的制裁,不是民生方面的。
(凯露/英国广播公司)